小鹏、零跑、理想已经成为最畅销的三家新势力品牌,而作为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新势力,深陷销量泥潭的蔚来决定破釜沉舟。
据“36氪汽车”报道,蔚来内部发布公告称,蔚来旗下的乐道、萤火虫多项组织部门架构将进行调整,原本独立的乐道事业部和萤火虫事业部将整合到蔚来各业务集群。
截至发稿前,蔚来暂未对此报道进行回应。
图源:蔚来汽车官方
单从报道来看,乐道品牌显然是这次内部架构调整的重点,但要指出的是,这次调整不代表乐道的子品牌属性不复存在,只是在内部架构中以蔚来一级部门的形式运作。
另外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,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宣布蔚来NIO House“牛屋”正式向乐道车主及萤火虫车主开放,蔚来、乐道、萤火虫三个品牌的权益差距在缩小。
这是不是意味着,蔚来当初费尽心思孵化出两个新品牌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呢?强行整合三品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?
一切都是为了省钱
电车通认为,无论是孵化乐道和萤火虫两个子品牌,还是强行整合三品牌,其实都是蔚来顺应时代变化的做法而已。
早在2023年,蔚来就被曝出推出两个子品牌的消息。当时的蔚来,凭借蔚来ES6、蔚来ET5等走量车型,在高端纯电动市场的销量数据已经接近天花板水平。
然而,当理想、小鹏两家新势力已经开始逐步实现盈利时,蔚来依然处于持续亏损状态,品牌年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的-56.11亿元扩增至2023年的-211.47亿元。
图源:蔚来汽车官方
究其原因,与蔚来舍得建设补能体系和坚持纯电产品战略有关。倘若蔚来在补能设施的投入没有那么激进,再加上引入市场更青睐的混动产品,不至于会出现如此大的亏损。
为了走量,当时的蔚来需要更亲民的走量车型,推出子品牌又不会影响到蔚来的品牌调性。
其中,乐道主要面向家庭场景打造,其目的就是入局国内主流家用市场;萤火虫的精品小车定位在国内市场可能略显小众,主要承担蔚来的海外市场扩容任务。
但是,蔚来现在为什么要做出整合三品牌的决定?答案同样是为了止住亏损。
蔚来创始人李斌多次表示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会实现盈利,并且很笃定能够实现。
实现盈利的方式有三个:1、将最新技术量产上车;2、提高毛利率;3、持续推进降本增效。
这样看来,前两点存在不可预测性,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确实能够抑制集团亏损的扩增态势。
2024年,蔚来营收创新高,但净亏损扩大至224.017亿元,直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,而其中全年的销售及行政费用、研发费用、销售费用都呈现明显的同比增长,这都与新品牌的营销和扩张有直接联系。
图源:电车通摄制
只可惜,巨额的投入并没有换来乐道的可观销量。品牌首款车型乐道L60在上市7个月的时间里,累计售出仅为35542辆,本来想抢占的是特斯拉Model Y这位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,没想到7个月的累计销量甚至还不够Model Y一个月的水平。
乐道是蔚来在下沉市场发展的重要一环,具备很重要的战略意义,但其品牌表现始终难以突破瓶颈,蔚来为了盈利肯定不会任其随意发展,整合三品牌也就很自然地发生了。
从今年年初至今,蔚来已经对各大区域公司进行调整,银川、乌鲁木齐等地区的乐道销售负责人直接由蔚来区域公司总经理兼任。对品牌发展影响最直接的是,原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宣布离职,由原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任,全面负责乐道销售工作和区域公司管理。
品牌整合后的人事变动,旨在整合资源和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,从而提高运营效率,达到减少亏损的目的。
相信蔚来已经向依靠降本增效实现盈利的小鹏取过经,但减少亏损只是实现盈利的第一步,品牌要想盈利还得需要尽快打造出属于蔚来自己的小鹏MONA M03,否则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根本无从谈起。
产品才是蔚来的根本问题
站在消费者的立场,三品牌整合等内部调整并非消费者所关心的事情,他们更关心的是权益、产品、服务,而目前真正影响到他们的,似乎只有蔚来NIO House“牛屋”向乐道车主及萤火虫车主开放一件事。
蔚来除了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,还计划今年的累计销量翻倍。销量是盈利的一大前提。说白了,蔚来不仅要尽快降本增效,还要解决产品本身的问题。
老实说,乐道L60的配置表现要优于特斯拉Model Y,还额外提供换电体验以及通过BaaS方案来降低购车门槛,但为何始终没有出现预期的销量上涨?